“论剑”科技金融国家战略,成都高新金融国际化“加速度”
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
今年9月《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(GFCI26)》成都目前排名全球第73
成都金融科技表现强劲排名全球第18
超1100家金融机构入驻成都高新区
2019年上市及过会待发企业5家,其中3家境外IPO
四川首家科创板企业通过上交所审核
聚资源,
建载体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
构建金融产业圈生态
近年来
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
创新技术应用蓬勃发展
科技赋能的场景下
金融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和革新
作为中国西部金融中心和产业经济重镇,成都近年来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。作为中西部金融机构集群发展的最具活力的区域、全国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、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,如今的成都高新区(以下简称“高新区”),正在瞄准打造国际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目标频频发力,屡出大手笔动作。
2019年10月,高新区的总体发展情况:经过多年发展,高新区已初步构建了门类多、链条全、规模大的现代金融体系,金融机构集群化等趋势性特征初步显现,已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基础。
行业门类日益丰富产出指标持续提升
高新区已成为中西部金融机构集群发展的重要区域。据报告显示,截至2019年9月末,高新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100家,从行业分布看,包括银行、证券和期货类公司、保险及保险中介机构、融资租赁公司、担保和小贷公司、投资及管理机构、要素市场、金融科技及征信服务等多个门类,形成了多层次、立体化、全产业链支持的金融市场格局。
高新区金融业规模迅速提升,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,金融业已发展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。统计显示,前9月高新区金融业营业收入总规模约500亿元,金融从业人员约2.6万人。三季度,高新区金融业增加值为16.83亿元,同比增长6.4%。上半年,高新区金融业全口径纳税总额39.9亿元,占上半年全口径税收总额的14.13%。纳税上亿元的主体有7家,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主体有46家。
科技金融产业不断壮大重点政策支持多方面发力
相关资料显示,高新区已涌现出以新网银行、数联铭品、享宇金服、中联信通、蚂蚁蓉信、汇安融、哈工大、冰鉴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科技金融企业,成为西部金融科技重要集聚地。其中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企业68余家,涵盖了支付科技、放贷决策、量化交易、风险定价等细分领域;科技金融产业基础稳固,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业企业1200余家,为金融科技壮大提供产业基础。国家“千人计划”245人、省“千人计划”411人、省市顶尖科研团队62个,高端人才总量占四川省的1/3、占成都全市的1/2,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
据悉,为促进科技金融产业持续发展,下一步高新区的重点工作,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:一是快速做亮科技金融产业,包括研究出台金融产业单项政策,优化科技金融产业布局,依托存量机构抓好重点项目招商。二是着力提升企业服务能级,围绕主导产业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,强化科技金融服务,构建高新区产业生态培育主支撑。三是持续做优科技金融平台,积极提升和推广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。四是探索突破跨境投资,要不断提升金融国际化水平,引进国际知名机构和战略投资者。
创新金融服务机制梯度培育企业高质量发展
作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域,高新区以经济证券化为目标完善资本市场服务,多方面培育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据了解,高新区发动各产业部门,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库,建立了协调企业上市困难和问题的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为企业上市搭建了政务服务“绿色通道”,并实施梯度培育和分类服务。从改制、转增股本、股权激励到并购重组、限售股减持,再到债券发行,高新区根据流程特点制定了全链条的企业证券化政策服务。
同时,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,优化政策性贷款产品体系,做强政策性股权融资服务,今年已推动5家企业上市及过会。出台风险补偿资金池方案,优化风险共担机制,引导各类机构加大科技信贷产品创新,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。与金融机构联合开发出反担保物要求低的“成长贷”,低成本的“园保贷”,纯信用的“新创贷”,投贷联动的“期权贷”,解决拟上市企业转增股本纳税问题的“股改贷”产品。创新供应链融资支持方式,通过玉柴、重汽等核心订单,引导银行为中自环保提供5000万元订单融资支持,助力企业扩大产能。2019年1月-9月,政策性贷款产品累计为257户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贷款10.22亿元,与去年全年的放款量基本持平,放款户数较去年全年增加22%,有效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。充分缓解了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
文章来源:全景财经